pac燒瓶量筒,用來測液體體積的容器還有刻度吸管、移液管和滴管,前兩者都比量筒的準確性高。但一只移液管一次只能量取固定量的溶液,刻度吸管可以量取需要的刻度量,而滴管使用上比較繁瑣,也相對準確度差,一般用于粗略移取,如顯色劑、緩沖液等。注入液體后,等1~2分鐘,使附著在內壁上的液體流下來,再讀出刻度值。否則,讀出的數值偏小。
手拿量筒使其自然垂直,視線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低處保持水平,再讀出所取液體的體積數。否則,讀數會偏高或偏低。 如果是為了使測量準確,沒有必要用水沖洗量筒,因為制造量筒時已經考慮到有殘留液體這一點。相反,如果沖洗反而使所取體積偏大。如果要用同一量筒再量別的液體,就必須用水沖洗干凈,為防止雜質的污染。
向量筒里注入液體時,應用左手拿住量筒,使量筒略傾斜,右手拿試劑瓶,使量筒量筒瓶口緊挨著量筒口,使液體緩緩流入。待注入的量比所需要的量稍少時,把量筒放平,改用膠頭滴管滴加到所需要的量。外壁刻度都是以 ml為單位,10 ml量簡每小格表示0.2 ml,而50 ml量筒每小格表示1ml??梢娏客苍酱?,管徑越粗,其準確度越小,由視線的偏差所造成的讀數誤差也越大。所以,實驗中應根據所取溶液的體積,盡量選用能一次量取的小規格的量筒。分次量取也能引起誤差。
量筒面的刻度是指溫度在20℃時的體積數。溫度升高,量筒發生熱膨脹, 容積會增大。由此可知,量筒是不能加熱的,也不能用于量取過熱的液體,更不能在量筒中進行化學反應或 配制溶液。
在量液體時,要根據所量的體積來選擇大小恰當的量筒(否則會造成較大的誤差),讀數時應將量筒垂直平穩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與量筒內的液體凹液面的低點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一般來說量筒是直徑越細越好,這樣的準確度更高,因為圓形的面積只能計算粗略數,所以直徑愈大,誤差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