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ek紫外燈,紫外消毒技術因其具有廣譜、快速、節能、無二毒附殘留等優點,現已被廣泛應用到市政供水、飲用水消毒、污水處理以及食品工業、電子工業、制藥等眾多領域。其運用的合理與否、使用效果的好壞,直接關乎大眾的健康和安全。如果我們以生物驗定法測得某殺菌器在額定流量下的等效紫外劑量值大于相關的國家或行業標準,我們即可知道,該殺菌器在現時狀況下是能滿足殺菌要求的。
但由于紫外燈在使用過程中光強有衰減、套管的表面結垢會影響紫外光的透射等因素,我們應使殺菌器的初始紫外劑量留有足夠的余量,以使得殺菌器在燈管壽命末期,仍能滿足殺菌效能的要求。254nm紫外光對細菌、病毒、寄生蟲卵的殺滅過程非常迅速、高效。在劑量充足的前提下,這一過程通常只需要數秒的時間。而且其為純物理殺菌過程,無任何毒副殘留。
而對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卵的殺滅,能顯著降低魚病的發生率。因此紫外殺菌給養殖水體的凈化、魚病得防治提供了一個安全高效的處理手段。一體化潛水式的紫外線殺菌燈管是將紫外線燈管、電子鎮流器都集成在一條石英套管內部,并用密封膠頭形成一個封閉防水的隔離空間。使用時只需將燈管整體沉入水中,接通電源即可使用,非常方便,通常適用于需處理水量較小的場所。
但其使用時應避免紫外光直接照射到魚或其它養殖物,也應避免紫外光直接照射到人體,以免造成傷害。按照CJ/T204-2000 《生活飲用水紫外線消毒器》的標準,要求裝備新燈管的消毒器產品,測得的紫外線輻照劑量不得小于12000μW?S/cm2。正常工作的消毒器測得的紫外線輻照劑量不得小于9000μW?S/cm2。
按照GB50014-2006《室外排水設計規范》的要求,二級處理出水要求的紫外輻照劑量為15~22mJ/cm2;再生水要求的紫外輻照劑量為24~30mJ/cm2。當電子受到激發的時候原子就會釋放出可見光子。如果你已經知道原子是如何工作的話,那你也就知道電子是圍著原子核走來走去的負極電荷粒子。原子的電子有著不同等級的能量,主要取決幾個因素,包括它們的速度和離原子核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