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燒瓶量筒使用量筒時應根據需量取的液體體積,選用能一次量取即可的小規格的量筒。操作要領是"量液體,筒平穩;口挨口,免外流;改滴加,至刻度;讀數時,視線與液面低處保持水平"。若不慎加入液體的量超過刻度,應手持量筒倒出少量于指定容器中,再用滴管滴至刻度處。
量筒沒有“0”的刻度,一般起始刻度為總容積的1/10。不少化學書上的實驗圖,量筒的刻度面都背著人,這很不方便。因為視線要透過兩層玻璃和液體,若液體是渾濁的,就更看不清刻度,而且刻度數字也不順眼。所以刻度面對著人才好。
pac燒瓶量筒的正確使用方法:
(1)量筒必須放平穩。
(2)讀數時視線要與量筒內凹液面低處保持水平。
(3)定量量取時,先向量筒內傾倒液體,離刻度還有1mL~2mL時,改用膠頭滴管加入直到刻線。
(4)量取一定量液體時,保持視點,刻線,凹液面低處一條水平線上,如果仰視,液體取用量誤差偏多,俯視偏少;對于實際液體讀數時,保持視點,凹液面低處,刻線在一條水平線上,如果仰視,讀數偏小,俯視偏大。
(5)量筒不能用來加熱或量取熱的液體,不能作反應容器,不能在量筒里溶解或稀釋溶液等等。
量杯和量筒是一種精度要求不太高的量取液體體積的度量儀器。一般容量有5mL、10mL、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可根據需要選用,切勿用大容量的量杯和量筒量取小體積,這樣會使精度下降。量取液體時,應讓量筒放平穩,且停留15秒以上待液面平靜后,使視線與量筒(杯)內液體的彎月面低處保持水平,偏高或偏低都會因讀數不準而造成較大的誤差(見圖1)。一般來講,量筒比量杯精度高一些。
當向量筒注入液體后,要等待附著在量筒內壁的液體都流下之后再讀。右圖中,量筒的小分度值是1ml(每一小格代表1ml),需要估讀到小分度值的下一位,即0.1ml。也就是說34ml是我們通過觀察能夠必然得到的數值,后面的0.2是我們根據液面在34和35ml兩個刻度之間的位置推測的。